作者:愛就編 時間:2016-04-03 15:17 閱讀:17625 標簽: 編織禪修 編織科學 編織健康
科學界研究表明愛情其實就是因為相關的人和事物促使腦里產生大量多巴胺導致的結果,高壓的現代社會不同程度的讓很多人存在心理障礙,、多巴胺能夠治療抑郁癥、有助于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治療。而這個多馬胺與毛線編織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原來手工制作不僅可以使患焦慮、憂郁或慢性疼痛的人得到幫助,還能緩解壓力、增加快樂的情緒。對于手工的專門研究并不多,但神經系統科學家已開始注意到,一些認知活動,如雜志上的橫豎填字謎游戲,可能對喜歡縫制精致布料花紋的人有著相似的影響。做手工還能增加人腦中很多其他區域的活動、幫助大腦防止老化造成的損傷,如老人癡呆癥。
匈牙利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到的一個關于“心流(Flow)”的理論:當你徹底被某個活動吸引,以至于其他任何事似乎對你都不再有影響的一些瞬間。他基于數十年的研究聲明:處于某種“流程”之中時,是通向快樂的秘訣。他說:當我們處于創造狀態中時,我們感到我們活得比其他的時候更充實,而且對時間的感覺消失了。
人的神經系統每次只能處理一定數量的信息,這就是為什么人不能同時傾聽并理解兩個人與其談話。所以,當人開始創作的時候,他在這一活動之外的存在感“暫時被停用”,“他不再有足夠的注意力去監測身體的感覺或家中的問題。他不能感到餓了或累了。他的身體消失了。”
“流程”起到的作用與打坐冥想相似,據職業理療師介紹,科學研究顯示,打坐可以減低壓力和抗炎癥。編織的重復動作,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患者可以學習使用一些活動,如素描或油畫來引出流程,這是一種非藥物性的方法來管理憤怒等情緒或防止不理性的思維。
很多人都聽說過人腦中存在一個“獎賞中心”。當你做一些愉快的事情時,“獎賞中心”會釋放出一種名叫“多巴胺”的物質。科學家們認為,多巴胺在生物體中的存在最初是為了讓其重復一些活動來幫助物種生存和繁衍,比如吃食物和性。
隨著社會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在無數的活動中都可以激發多巴胺的產生。臨床神經心理學家指出,多巴胺是天然的抗憂郁癥劑,每當人們找到一種非醫藥的方法來刺激獎賞中心時,人都會處于一種更好的狀態中。調研證據顯示出手工藝術的多巴胺效果,在一項發表于《英國職業理療雜志》的針對3500個打毛衣者的研究中,其中作出回復的81%的憂郁癥患者報告稱,在編織時感到開心,有超過50%稱“非常開心”。而手工給人的“獎賞”遠不止過程中的快樂,當看著自己做成的作品或受到親人稱贊時,人會更多次受到多巴胺的快樂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