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覺編織效果】如圖所示
▼上:垂直看,織物正面與反面效果
▼下:斜看時,會顯現圖案
【光陰——孩子的戀物情節】
年幼的孩子會有一個非常依戀東西,自家娃“戀”上一個毯子,N年下來,毯子已經不成樣,但還是像寶貝一樣摟著抱著,它的地位基本與我這當媽的持平。某天心血來潮給娃說,為她的毯子做一個包包。
【選色】
最初是想鉤,但沒想好,恰縫最近接觸到錯覺編織,就想借其方法織一個。手中線材有限,最初挑的是紅、黃兩色,織兩行后實在沒信心繼續,顏色看起來感覺好難過。帶著忐忑的心情用這團原本想扔掉的段染線,與灰色線組合了一下,越織越愛!
【光陰——秋色】
如此顏色搭配組合,編織時,覺得與之前看到的一些編織美圖配色相似,正感嘆原本這么嫌棄的段染色,和灰色搭起來竟然這么舒服。又織一會兒后,突然想起什么,翻看一下手機相冊,不禁感嘆這里面的巧合。織它是在晚上,而在這一天晨時隨手拍的秋色,正是這種色調,灰中有白,黃中有橙有綠……
【確定圖案】
想著在包包的一面做圖案。看過一些設計師會把孩子的畫做為素材,所以此次自己也嘗試下,雖然具體沒有想好如何呈現,先把空間留出來。帶有愛意的嘛,就將留出的空間設計為愛心輪廓。錯覺編織有起伏紋理,后期加圖案可能不太好,所以愛心輪廓用錯覺編織的方法呈現,而它中間的空間改為普通的平針。
這里的起針,用到的是鎖針另線起針法,這里還從趣編織文文老師那里學到一個小技巧,在鎖針結束的位置打個活結,后面拆時從活結這一頭拆,多做這么一步,省去找從哪頭拆的小麻煩。
【繪制圖案+錯覺編織織法】
通過小樣及需要織的大小確定下大概的針數。原打算在EXCEL表格里畫圖,發現憑空畫,用EXCEL操作不方便,還是用方格本手繪吧。最終針數是:41針=邊5針+圖案部分31針(如圖)+邊5針。手繪圖案說明:愛心輪廓內側畫的線,線外側的用錯覺編織的織法,內側織常規平針(即,正面織下針,反面織上針)
錯覺編織織法簡述:由上、下針構成。2行一色 。2行的第一行織全下針,第二行織(使用底紋色編織時,底紋織下針,圖案織上針;使用圖案色編織時,底紋織上針,圖案織下針)
(注:圖案內側的數字是,所在區域的針數,以第5行為例,即先織9針,再圖案的3針,然后2針,然后3針……因為上下針要頻繁變化,所以標上針數,織的時候方便一些)
一面織好以后,拆除鎖針,從另一側織包包的另一面,這一面全按錯覺編織織愛心圖案。
【織物花紋效果】
▼(織物正面)
▼(織物反面)
▼(傾斜看織物,圖案才可以比較清楚的呈現)
【織片縫合成包】
原計劃縫合兩側,兩端做為包口,考慮到彈性問題,改為側面一側縫合。縫合方法還是要臨時翻書,而且理論與實操多少不同,即使是看著書,在細節處理上難免有馬虎的,比如下圖畫線部分,明顯是在縫合時沒有注意到入針位置,所以針跡明顯有扭曲。
全下針正面縫合,還算簡單,到側面縫像搓板針又不同的紋理時頭又大了,實踐出真知,這次不知怎的突然好像有些開竅,歪七扭八不明就理縫幾行后,突然找到一個比較輕松的規律,即:
無論上針、下針,它們編織后,就像猴子撈月,是一個線圈掛一個線圈,將一針分成頭和腳,縫合時,找每行的“頭”縫就好……如此,不管這個頭是浮在表面,還是藏在下面,都能很清楚的找到。沒找著感覺前明顯歪,后面就好了,行與行也能對齊
最后,另一側縫上拉鏈
包體部分完成
【光陰——有著各種記憶的傳統掇花繡】
娃畫的圖,原想用鉤的方式體現,后面又想,要不嘗試毛線繡?心思兜兜轉轉間,想到光陰這個主題,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玩”過的“掇花繡”,用它豈不是更呼應主題?就它了!而且一直想再摸摸這個針,但沒有合適的契機,這次剛好有了。
針、線是以前老媽的,線不說,針估計會比我年齡還大。之前雖然玩過,但并不精通,轉眼間又過這么久,忘是肯定的,幸好它的繡法簡單,所以先繡一點找找感覺。
▼先用漁線(頭發、銅絲等任何細的可以穿入的線狀物也可以)從針尾穿入,再從針頭的小孔穿出,然后將線置于針尾的環中,拉動魚線將線帶出
▼然后在布上扎進拉出,線有彈性,在表面自然形成一些小凸起,圖案就是由無數凸起組合而成。
關于掇花繡,是一種有些立體的繡花方法,七八十年代,很多家里的門簾、縫紉機、枕套、洗衣機罩等等有用到這種繡法,如今這種東西少有了吧?線是帶彈性的尼龍線,以前的老式尼龍襪,拆的線也可以用(如下圖黃顏色的),最初以為這種線已經沒得賣,TB搜了下,絲網花用到的線,好像就是這種。而這種繡法,也沒完全消失,雖然針、線不同,但繡法相同,有的叫戳戳樂,有的叫俄羅斯繡。
下面再介紹一下繡的過程:
▼先對比織物,用一張比較透明的紙,繪出圖案用空間的輪廓
▼將娃畫的,拍成圖,傳電腦上,調節大小以匹配輪廓,用筆描出圖案
▼八百年不用的東西,為這次制作又專門跑去買,就是這種復寫紙,都快不知道它叫什么了,還以為已經沒得賣了呢,沒想到還有
▼用復寫紙,將圖轉印到布上,因繡法原因,如果是繡字,圖案需要繪制鏡像的,不然繡出來,字是反的,圖案無所謂了。在這里勾起一點點已近消失的記憶。想起早已離開多年的外婆,她是會直接反著畫花的,二十多年前繡過的一些圖案,好像就是用她畫的一些花樣……
回主題。一針一針的戳圖案,原打算全圖繡,后來覺得臉部繡出來,估計太花,而且也沒合適的顏色,就作罷改用記號筆畫。
▼戳的一面,實際是圖案反面
▼戳好后,圖案的效果是這樣的:
▼裁圖案,用鉤針鉤一圈短針,然后用縫針將圖案縫到包包上,完成。
得,一來二去,最終相當于DIY了一個布貼……一些成品布貼就是這種表面絨絨的
美圖玩一下
——END——
原文:〖時間〗光陰 傳統掇花繡DIY布貼+錯覺編織雙色棒針小收納包(附制作說明)
評論 (共0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