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線:粗羊絨線
用量:約一斤四兩五
工具:8MM 和 6.5MM棒針
成衣尺寸:后背最中心處長約98厘米
一些姐妹對用針用線情況掌握不好,如果你不會改圖解,那么對用針用線就更要選擇好,其實我喜歡一件衣服一般都是看款式,至于用什么線要看你打算什么季節穿。就這件交叉毛衣來說,朋友要春節穿,老家春節的天氣還是比較冷的,所以我選擇了粗羊絨線,而且我里面穿了厚羊毛衫,而大圍巾24厘米的寬度其實也是相對而言。我的手緊所以用了粗一點8MM的針,之前實驗花型的時候,我用的6.5MM的針,織出來21、22厘米寬,我自己穿應該就可以了,如果你打算里面穿很薄的衣服,那么也不一定非達到24厘米的寬度,線線可能不需要那么粗了,再說線也是有彈性的,如果用細一點的針,只要織出來不覺得硬和緊就可以了,并不是什么線一定要用什么針,這個是可以靈活變化的。
本人身高1米56,86斤,如果你和我的胖瘦差不多,也可以用7MM或者6.5MM的棒針,給好朋友織的衣服,我穿有點松,朋友身高1米60,體重106斤,據她本人說,穿上剛剛好,而且上身效果比我的好。
朋友當時發了這件衣服正面和背面兩張遠圖,很多細節部分根本不知道,今天我專門到淘寶網站去看了這件衣服,有兩個地方和我仿的不一樣
1:后領
區別在于原版后領處一邊的蜂窩花沒有織,這樣形成的領窩穿在身上頸部要舒適些,位置就在第七和第八個菱型的地方。請參考:『大圍巾織完第六個后,要在一側收針,每兩行收一針,一直收到針上剩下32針。這時花樣應該是第七個花織了一半。還是按照圖解,32針一直織到第八個花的一半,然后每兩行加一針,一直加到原來的39針,這時第八個菱形結束。后領窩也就出來了。后面的菱形照常編織。』以上是我的想法,并未作試驗,想仿或是剛開始仿的姐妹可以在這個地方試織一下。
2:后片長度
之前我仿的時候,我只是織了一個長方形的大圍巾,一直就是弄不清楚為什么原版的后片沒那么長,今天看了側面的圖片才知道,大圍巾的兩端并不是直角,而是有斜度的,這樣,短的一側對著后片,后片也就不需要織那么長了。請參考:『頭尾兩個菱形要織出斜度,也就是折回編織的方法來織大圍巾的兩端。我看斜度比較大,所以感覺應該是4:2,也就是四行和兩行的比例。大圍巾39針織四行,然后第五行織31針,第六行從31-1針返回。7到10行,這四行又是39針連起來織,然后31針織兩行,以此類推,直到第一個菱形結束。后面的菱形正常編織,然后最后一個菱形再用折回法。{呵呵!這個是我自己的理解.不過我不能確定是否整個大圍巾都是用折回方法來織的,而不僅僅只在兩端。如果是這樣,那么整個大圍巾可能要用6:2或者8:2的比例來織,但這些我都沒有試驗,姐妹們要自己試。不過第一個菱形用4:2試驗后,應該就能看出效果了,是否需要調整,請姐妹們自行斟酌。』
評論 (共0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