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KnitPicks Chroma,Hollyhock? 成分:70% 羊毛, 30% 尼龍 顏色:藍紫灰色長段染,原名 Hollyhock 的意思是蜀葵。 用量:1 球 (每球 100 克,360 米) 用針:國產 6 號環針及直針(5 mm) 珠子:捷克產透明銀芯 4 mm 玻璃米珠 150 粒左右(原設計要求 280 粒,我實際上只用了 140 粒左右,建議用棉麻線織者多備些)(選項,可有可無) 尺寸:長 173 cm,最寬處 45 cm 非常喜歡這條披肩完成后的效果,柔軟、輕盈、懸垂感很好。長段染線織這條披肩再合適不過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這線紡的不夠均勻,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細,也許下次換別的線試試。 參考我曾經織過的異形披肩的圖解及跟織織女們的筆記和圖片,我琢磨出這一披肩的主要特點是:每兩行(一個來回)織片右側(披肩內側)加兩針,左側(披肩外側)收一針,經過試織,形狀基本上是對的。從跟織者們的筆記來看,原圖解要在反面織很多類似反面扭并針之類的,比較難織,我猜是在反面收針的原因。為了簡單起見,我把加針、減針全部放在正面進行,簡化了織法,效果卻是一樣的。最后要決定網眼行的位置,網眼行的間距從疏到密,用線不同的話,間距也不同。看似原圖解(用的是全棉線)的位置是:30 - 50 - 68 - 82 - 92 - 100 - 106 - 110。數字為針數,即織到針上有該針數時,織一組網眼行。我因為用的是羊毛線,把位置修改為:40 - 60 - 78 - 94 - 108 - 120 - 130 - 138。另外關于加珠子的位置,原作把珠子加在披肩的內側(織片右側)及最后一行,個人喜歡把珠子加在整個披肩的外緣,即織片的左側和最后一行。各人可跟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要想更簡單的話,不加珠子,也是可以的。至于在織物上加珠子的方法,可以在網上查詢。 ??具體織法: 1. 用任何起頭法起 3 針,織一行下針,一行上針。 2. 下滑1,加1,在一針內織1下1扭下,1下。 3. 上滑1,全上至左針上剩最后兩針,1扭上,1上 4. 下滑1,加1,在一針內織1下1扭下,左上二并一,1下。 5. 重復上面步驟3 。 6. 下滑1,加1,在一針內織1下1扭下,全下針至左針上剩最后三針,左上二并一,1下。 從此,所有的偶數行(反面行)重復步驟3,所有的奇數行(正面行)重復步驟6,織到所需的針數,就織一組網眼行。直到完成最后一組網眼行后收針,就是這么簡單。 網眼行的織法: 1. 從織物反面行開始,上滑1,全下至左針上剩最后兩針,1扭下,1下。 2. 上滑1,加1,在一針內織1下1扭下,* 加1,左上二并一 *,重復星號之間的內容,直到左針上還剩下四針,加1,左上三并一,1下。 3. 重復上面網眼行步驟1。 加珠子的間隔,在披肩織的過程中是每四行加一個。最后收針的一行是隔一針加一個。 我自己都沒想到,這個教程這么短。這么幾行文字就說完了。簡單好,沒事兒誰喜歡讀長篇大論的文字啊! ![]() 順便貼幾張 R 網上的照片,供大家欣賞。前三張是原設計者織的。 ![]() ![]() ![]() ![]() ![]() |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