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表里分針針數不針對有花樣的衣衣,如果衣衣的前片的花樣有麻花,后片是平針,那么前片的分針數要比后片多10針左右(12號針織的衣衣),其它的花樣另行計算。 ? ![]() ? ![]() ? ![]() ? 我發現這一課特別難教,原因是沒有圖例.各位看不明白的.可以提問,懂的朋友也請參與解釋. 這件毛衣以女裝中碼作準.用10號針.大約費線1.20斤.全身用平針編織. 下圖是領部加針方式. ?技巧1:這種編織辦法最大的好處是.你不用去學習分袖要留多少針.袖要織多長.全身以筒狀編織.只要加減針明白要領,不用縫合每部分衣片. 技巧2:其中的減針與加針是采兒自己的編織方式.采兒就算在織普通的毛衣(在袖減針部分)也會采取這樣的減針規則.各位如果不喜歡可以自行調整. 技巧3:在分襟處用了3針做分針兩側分別加針.各位可以用2/4/5/6/針做為分針數.并不需死定數字.它的作用只是為了美觀.在上一例中就用到了10針分針數織的麻花.也是為了美觀.各位可以將其替換成任何一例自己喜歡的花樣做為分針花樣. ![]() ![]() ![]() ![]() 領口往下織的斜插肩毛衣前領口拱起的處理方法以下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方法,不知論壇是否有過此類帖子,請大家指教!
從領口往下織的斜插肩毛衣身邊的姐妹們總是反映會有前領口太高,低頭時領不有突起,卡喉嚨的現象,考慮了一下,發現從下往上織的毛衣前領口挑的針數是比后領口多的,但從上往下織的平均分成6部分,前后針數是一樣的,雖然前領口是每次2或三針逐漸往前織,然后在一起挑起,圍成圓形織,但是因為針數一樣,所以還是會卡脖子。 自己琢磨了一下,總結了個方法,先貼上供大家參考,織了兩件衣服,效果都挺好! 舉例:種針數為1+24+2+48+2+24+2+{(16+8)+16+(16+8)}+1??(見A圖) 其中的2為放針的筋,前1后1也是,織過的JM都知道,不多說,24為肩部,48為后領,前領也是48針,平均分為3部分每部分16針,每次往前多挑2針,16針正好分8次挑完,所以為每邊多放了8針,(見B圖) 往前挑領口時每次挑3針,回頭織時第1針不變,2、3兩針并成一陣,8次正好織完16+8針,左右兩邊相同,織完后把中間的16針一起挑起,圍成圓圈,至于肩部每圈靠筋處放針等還是和老方法一樣,這樣雖然前面比后面多了16針,但全部織完是都并掉了,周長變大了,但到種針數未變。(見c圖) 呵呵,不知講明白了沒有,也許此方法早有人帖過了,我也就多此一舉,呵呵,不要見笑! 圖示我用畫圖軟件畫的,很差勁,將就看啦! 如果起針針數不同,仍只要以6分為主,肩部各1分,領口前后2分,外加8針筋,只是前面針數平均分為3分,如36針,每份是12針,12除以2為6,也就是分6次挑完,所以左右兩邊各加6針,前領口就為12+6,12,12+6,共計48針,不能平均分業不要緊,差不多就行,反正把多出來的針數都并完就好。 記得并針時,左右兩邊的針要壓得方向不同,看圖吧!呵呵,說不清,不然不好看!(見D圖) ![]() ?
![]() ?
![]() ?
![]() ?
![]() ?
![]() ?
![]() ?
![]() ?
![]() ?毛衣是110針.先分成3份是36針余2針.那前片是37針,后片是37針,兩個袖都是18針.因為是從袖的中間開始挑領窩所以要把后片的針調整到前片5針.后片是32針,前片是42針,再除去8針勁也就是后片是30針,前片是40針,兩個袖都是16針了.你的線留在后片上.先從右肩開始織起,先織9針,不用加針的.然后反過來從右肩--后片--左肩(還是9針),其次左肩--加2針--后片--加2針--右肩--挑起2針,再從右肩--后片--左肩--挑起2針.如此往返的織.織到前片還有12--16針左右(1.5寸到左右)一并挑起.直接圈織就行了.織到你要的尺寸分針就行了.孩子一般5.5寸就行了
從上往下織織毛衣插肩一方法: 1、起頭:男式細線型號216,14號針,160針,女式:136針,小孩:126針,嬰兒:112針(寶寶線216的); 2、織雙邊或單邊隨意,織仿機領:(1)織下針加一針,用線繞在針上,此行織好針數是原來的一倍;(2)加針織上針,下針不織;(3)織下針上針不織,但不織上針時須將線繞一下,挑過上針再放下來;(4)重復第(2)、(3)二次;(5)將上針從后面挑過下針,針數恢復到領子針數; 3、將領圈的針數一分三,前后片各一份,二個袖子占一分,袖子再略少一點,防止袖子針數太多。放針筋的針數8針,男式:前后54針,袖子22針;女式:前后44針,袖子20針;小孩:前后42針,袖子17針。 4、織的順序:前片織1針+筋2針+右袖+筋2針+后片+筋2針+左袖+筋2針+前片1針,從前片移二針(織領圈);針上有前片針數少4針。 5、反過去不放針織到前片再移二針織, 6、正面要放針了,二種方法:一種是小燕子放針,見圖,另一種是平時的放針,在筋的兩邊分別放針。 7、領圈移到前片只余12-14針時圈織。 8、隔一行放8針,一般男式放到50次左右,女式42次,小孩35次(大小的)。嬰兒28次。 ? 9、二個袖子另外用線穿起來,腋下一次性放針12-14針圈織。 ![]() ![]() 領子織好后,從后片開始織,以藍色毛衣為例,領子共是128針,減去4條莖8針,剩120針,前后各40針,袖子各20針,先織后片的40針,織到袖子的針數時,每次帶上4針,然后往回織(就是織單片的方法,不是轉圈織),織到另外一只袖子時,再帶上4針,這樣反復,直到把袖子的針數都帶上。 這樣織出的毛衣領窩更服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我織的剩下的最后4針?
![]() 這是圈織好以后的領窩,是不是很漂亮? 這是我畫的領窩往返針的示意圖,畫的不好,大家將就著看 ![]() ![]() ![]() 起頭66針 ![]() 不加不減織一行下針 兩邊各加1針卷加針 ![]() 兩邊加針方法:2-1-1??2-2-1? ?2-3-1 ?
從第3行開始在4根莖兩邊隔1行各挑加1針 ![]() ![]() 兩邊針數加完后,中間一次性加12針,然后圈織。 ![]() 加夠肩膀高度或者說加夠身子和袖子的總針數,開始分身子和袖子。這件毛衣加了23次 ?
![]() ?
![]() ![]() 1、起頭66針。具體分配:?? ???? 1(邊)??3(莖)??13(袖子)??3 (莖)? ? 26(后片)??3 (莖)? ? 13 (袖子)? ? 3 (莖)? ? 1(邊) ![]() ![]() 引用---從領口織的拉克蘭袖套頭毛衣 固定公式 頭圍55公分x[0.8]=頸圍44公分 固定公式 44公分x[0.35]=15.4公分???? 領圍針數*35%=前或后片領口針數 15.4x2=30.8公分[前後片尺寸]??? 44公分一30.8公分=13.2公分[2邊的袖子]??? 13.2÷2=6.6公分[1邊的袖子]???? 領圍針數*15%=一只袖子領口針數 30.8÷2=15.4[前後片公分數 拉克蘭袖的決定於拉克蘭線?? 男生23公分.....24公分 婦女21公分.....22公分???? ?(拉克蘭線長——是偶理解的,此為斜線,偶肩窄,可介于17~21之間) 小孩15公分.....16公分 假設密度18針25段 15.4x18=28針 6.6x18=12針 28x2=56針 12x2=24針 所以共起80針 後記 x0.8是基本款頜圍會比較高 可以x0.9或以頭圍直接推算????? 相對的拉克蘭線就要縮短 這樣衣服才不會大太 徐少娘注:學習上文,我歸納一下:若10cm*10cm=18針*25行 領圈起針80針,分28針、12針、28針、12針形成四條拉克蘭線? 隔行加1針 這里引用了一段鉆石的博客:http://cocobee99.blog.sohu.com/124688178.html 整件衣服我沒有完全按照說明編織,在拉克蘭線部份加了19次,網眼加針部份一次性加了26針。 并且把原版的中袖改成現在這樣,夏天可以穿,春秋天里面穿件緊身長袖,又可以當背心,一衣兩穿,偷懶有理~~~? 原版拉克蘭線是1針,加針是在這1針的兩邊對稱扭加針 對稱扭加針如下圖:在拉克蘭線的兩邊扭的方向相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